Quantcast
Channel: 影评 – aw’s blog 姿态永恒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

由《放牛班的春天》想到的特色教育

$
0
0

我相信你不会愚蠢到连法国的电影都抵制,如果不是那样,我推荐这部《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Choristes, Les)已经上映近5年了。遗憾地,前几个月前我才得以欣赏。

从首映日期来看,这部电影不算“古董片”,但节奏和场面却完全不像我所看的其他现代篇那样复杂、浩大,也许是我少看法国电影的缘故吧。不过,场面虽小,给人的震撼却丝毫不亚于那些美国大片。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看完,都能收获一种温暖而祥和的感觉。“马修大叔”演绎了一位真正的教师所具备的几乎所有特点。那种“尊重他人人格的平等姿态、乐观处世的生活态度”,真的非常值得学习!

更有趣的是,通过《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片子,又一次激发了我对自己接受教育历程的反思。对比起来,我们的教育可以用这么几个“特色”来概况:

  • 人格尊重 VS 人格遗失
    请不要用什么“教师待遇差”来替那些不爱这个行业的“教师”辩解。很遗憾,“从人格上尊重他人”这条基本真理并没有在万恶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传达到我们的青少年脑中,而尊重比自己弱小,甚至攻击自己的人,则更加困难。许多场合下,老师只是把学生当作商品和榨取利润的对象。
  • 诚实 VS 虚伪
    回想起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从小学的“区教委阶段性检查”到大学的“本科评估”,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些老师、领导其言行和《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那个伪善的校长毫无差别。不论人之初是否性本善,但很坦诚地,在这种畸形教育熏陶下的我们,总是有一些阴暗的心理。对于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信任老师是唯一的选择。于是,许多人小小年纪就变为行尸走肉一般。
  • 沉稳 VS 功利
    强烈的短期目的性让我们忽略了漫漫人生旅途的航向、抹杀了我们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吸收。之后,周而复始:小学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大学考研究生……很多人走出校园的那一刻,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我心里凉凉的,想起那些只是为了让我们考试拿高分的老师 – 他们所挥洒的汗水与付出的努力,却很难让我予以尊重:他们本应坚强的理想竟然输给了这种游戏般的科考制度。我为他们赶到悲哀和无奈。
  • 平等 VS 不平等
    《放牛班的春天》中,“平等”是一个重要的理念:你是老师,你年长30岁,但从人格上,你们是人人平等的。不过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中,“平等”不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人格是极度扭曲的。对老师劳动的尊重不代表可以完全屈服于对方;其次,考试制度本身的不平等问题就一直存在,分数线的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早已可以自己学习知识了。我不用再把欣赏《放牛班的春天》这种经典电影的时间拿去准备那些无聊的考试了:)

37条评论, 立即发言 | 本文关键词: , , ,

©aw's blog 姿态永恒 1984-2009 | 链接地址 - 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665

@awguo (新浪微博) | @awguo (腾讯微博) | Twitter: @awguo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